暖“新”金融,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
今年3月初,中国银保监会、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《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,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关注新市民群体在创业、就业、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,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。《通知》进一步明确了“新市民”范畴:“指因本人创业就业、子女上学、投靠子女等原因来到城镇常住,未获得当地户籍或获得当地户籍不满三年的各类群体,包括但不限于进城务工人员、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等”。目前约有3亿人口,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比超过20%。
新市民群体具有数量大、成长性强、金融服务需求大等特点。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,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等具有重要意义,同时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举措,新市民金融服务将成为整个金融行业的重点课题。
《2022年新市民金融服务白皮书》
近日,经调研数据分析,秒针系统联合《中国银行保险报》、中国平安共同发布了《2022年新市民金融服务白皮书》,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。本次报告洞察新市民在创业、就业、住房、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,梳理各大银行、保险机构目前所做出的创新举措,帮助行业更全面了解新市民群体。同时,在调研数据基础上,中国平安上线新产品和服务,助力新市民在城市站稳脚跟,过上幸福、美好生活。
报告中三大价值发现,供参考:
1
随着城镇迁移和身份切换,
新市民面临四大金融服务需求痛点:
>>详见报告P.5-8
√ 理财渠道单一,融资时条件限制多(如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工作证明、收入证明、社保公积金及房、车抵押物等证明材料,新市民无法一一提供);
√ 面临各种生活风险(事业、健康、人身伤害、信用、养老等),缺乏保险意识;
√ 城市医疗资源紧缺,健康医疗负担重;
√ 养老规划行动力不足,老年文化活动需求高涨。
2
金融机构产品服务齐创新,
涉及就业/住房/养老/技能培训等多方面:
>>详见报告P.8-10
√ 包括农业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平安银行、平安产险、建设银行、开发银行、兴业消费金融公司等结合地方政策,纷纷推出新市民创业就业、住房租房相关贷款支持业务;
√ 包括平安养老险、中国人寿、太平洋财险、太保寿险等机构在福建、广州、广西、成都、南通等多地推出多种类养老需求支持业务;
√ 包括中国银行、交通银行、开发银行在内的多家机构为新市民提供技能培训相关等公益性服务。
3
中国平安推出三个“一”,
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:
>>详见报告P.10-13
√ 一揽子新市民专享的“心安+”产品(包括心安·务工意外险、心安·百万医疗险、心安·畅行意外险);
√ 一条新市民绿色服务通道;
√ 一系列政企社联动赋能举措。
新市民是城市的建设者,也是城市家庭的后勤保障者。他们为城市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一份力量,也在城市发展的脉搏中筑梦、逐梦和圆梦。为新市民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,助力其增强“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”,是各银行保险机构不遗余力的责任。
由于篇幅有限,本文仅呈现部分观点,
欢迎扫码进群,免费获取该报告完整版。
相关阅读
川沙“女明星”复工,冰柜“雪糕刺客”出没 | SocialX一周社媒热点回顾
“毛发经济”正夯时:《2022中国植发行业研究报告》已出炉(附下载)
行业透明与数据安全并行不悖
秒针系统坚守第三方中立立场